6月份報了個價,日本客人,7月份簽了合同,當時很高興終于有日本單了,結果后面客人說需要免費提供2%備品,第一次打樣不過關,得第2次打樣或第3次打樣,直到客人確認樣品(合同上寫的也是大貨必須和客人確認樣品一樣),心里想好不容易找到個日本客人,第一次可以給多點免費備品,但是2%太多,最終和客人談妥1%。(后來想想這個日本客人太狡猾,簽了合同后再來跟你加要求)
后面的打樣還真是打了2次,加上來回寄樣品確認花了1個多月時間,客人對產(chǎn)品不了解,每天得花很多時間 回答他的奇怪問題,那段時間幾乎沒花時間 跟其他客人,后面時間急才確認了樣品做大貨,大貨好了,QC驗貨,抽檢有些不合格,結果大貨照出,按抽查不合格比例補貨(這個產(chǎn)品只是個贈品,不是精品,我們也是很認真對待,手工產(chǎn)品也沒辦法做到那么完美,結果人家要求的是100%和確認樣品一樣),為了配合他,我們也安排補數(shù)了,結果補數(shù)小數(shù)量還是QC先驗貨(補數(shù)的錢按驗貨結果,多少合格付多少錢)。
這張單折騰3個月,總算下來沒什么利潤了。
總結下接日本單前得準備:單價得報高,打2次以上樣,大貨100%合格要么補數(shù)直到100%合格。
之前也聽過日本客人的單得返工多次,這次算是真真見識了,據(jù)說有些工廠做日本單倒閉的都有,所以接日本單前也要考慮下自己的工廠是不是有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