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聯(lián)酋
另外記得一次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一個阿聯(lián)酋的客人到了我們公司已經(jīng)五點了,他們一到了辦公室就很著急的叫我?guī)退麄冋野准?,他們把白紙放到地上鋪好后就撲通撲通全部都跪下了,把我嚇了一跳,后來才知道那是他們的宗教信仰,每天到了特定的時候都要做這種禮拜。信仰穆斯林的人一般不喝酒,不抽煙,很愛干凈,道德品行也比較好,跟他們做生意會比較放心,而且不用擔心他們騙吃騙喝,因為他們一般來公司參觀都不吃飯或者參加娛樂活動的,因為他們要到清真去用餐。
2.泰國
泰國人喜歡喝咖啡和可樂,所以每次泰國人到了我們公司,我們都要像餐廳店員一樣,為他們準備幾種飲料和糕點。
3.利比亞
利比亞國家比較貧窮,出差到利比亞回來的同事都像是逃難一樣,洗澡的水和飲用的水都是咸的,每頓吃的幾乎都是又硬又干的面包。那邊的老板比較喜歡把工人當奴隸看,你做的不好,就不給你飯吃,做不完工作,也不讓你回國。而且當?shù)赜泻芏嗯湃A勢力。不過沒辦法,我們很多的客人都是利比亞人。同事回來說,比較有趣的現(xiàn)象是,在那邊,基本看不到女人,因為女人都是在家里,即使去了他們家里,女人也不出閨房。除非出去賣菜的時候都是用頭巾包裹著腦袋,如果中國女人在那邊不包頭巾,是會受到襲擊的。利比亞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不過當然是有錢的男人才做得到,因為他們是每個老婆一棟房子,分開住滴。我們的客人當中,最恐怖的一個是他有二十多個兒子,老婆有多少個我們沒追問,不過估計每人生四五個兒子的話,應(yīng)該也會有四五個老婆吧。這真是大大大老板了。
4.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人最友好,很有禮貌,也非常聰明。他們做事情很認真,很細心,而且也很有時間觀念。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巴基斯坦人都是這樣,不過我接觸的,是這樣滴。特別是看了新聞,說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巴基斯坦給俺們中國四川不少支持,以下是俺在網(wǎng)上找的新聞“2008年5.12日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兩天后,巴基斯坦總統(tǒng)穆沙拉夫即親臨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向中國人民表示親切慰問。這個將“中國是巴基斯坦的堅定盟友”寫在小學課本上的國家,這一次幾乎是傾盡所有。5月16日早晨,兩架C--130運輸機從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的空軍基地升空,滿載價值約90萬美元的救災(zāi)物資飛赴中國,細心的中國人發(fā)現(xiàn),巴基斯坦捐助中國的帳篷數(shù)量精確到十位數(shù),達到22260頂,而在分批運送時,甚至精確到個位數(shù)。原因是,巴基斯坦這次動用了國家戰(zhàn)略儲備的所有帳篷!“盡管我們還不富裕,但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边@是在向中國提供援助時,附帶的一句話?!皠佑脟胰康倪\輸機”、“搬光國家戰(zhàn)略儲備的帳篷”這種傾囊相助的國家,就是我們堅定的盟友-巴基斯坦。
(下面是附加的,嘿嘿)
5.日本
日本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互致問候,脫帽鞠躬,表示誠懇、可親。初次見面,向?qū)Ψ骄瞎?0度,而不一定握手。如果是老朋友或比較熟悉的人就主動握手,甚至擁抱。遇到女賓,女方主動伸手才可以握手。如果需要談話,應(yīng)到休息室或房間交談。日本人一般不用香煙待客,如果客人要吸煙,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日本人注意穿著打扮,平時穿著大方整潔。在正式場合一般穿禮服,男子大多穿成套的深色西服,女子穿和服。在天氣炎熱的時候,不隨便脫衣服,如果需要脫衣服,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在一般場合,只穿背心或赤腳被認為是失禮的行為。
在日本,“先生”的稱呼,只用來稱呼教師、醫(yī)生、年長者、上級或有特殊貢獻的人,如果對一般人稱“先生”,會讓他們感到難堪。
和日本人談?wù)摬璧?,是非常受歡迎的。茶道,是日本人用來修心養(yǎng)性、進行交際而特有的沏茶、品茗的高尚技藝,是一種講究禮儀、陶冶情操的民間習俗。他們喝茶不直接把茶葉放進茶杯,而是放到小巧玲瓏的茶壺里。倒的時候,用一個小過濾網(wǎng)防止茶葉進入杯里。而且總以半杯為敬,一般不再續(xù)茶。這常使喝慣大杯茶的中國人總覺得難以解渴。日本人不喜歡紫色,認為這是悲傷的色調(diào),最忌綠色,認為是不祥之兆;忌荷花圖案,認為是妖花;忌“9”、“4”等數(shù)字。贈送禮品的時候,不要贈數(shù)字為“9”的禮物,因為日語里“9”的讀音和“苦”一樣。“4”的發(fā)音和“死”相同,所以在安排食宿時,要避開4層樓4號房間4號餐桌等。日本商人還忌諱“2月”、“8月”,因為這是營業(yè)淡季。另外,討厭金銀眼的貓,認為看到這種貓的人要倒霉。
日本人對中國的紹興酒、茅臺酒非常感興趣。不吃松花蛋。用筷子很講究,筷子都放在筷托上。還有“忌八筷”的習俗,就是不能舔筷、迷筷、移筷、扭筷、剔筷、插筷、跨筷、掏筷。同時,還忌用同一雙筷子讓大家依次夾取食物,也不能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飯里。
把書法作品或是精美的印章送給日本人,是受歡迎的。我們中國人喜歡把印章的邊緣特意刻成破碎型,以示古老蒼勁。如果這樣送給日本朋友,對方就會不高興了,他們認為這種不完整是不吉利的。
6.韓國
韓國是單一的民族朝鮮族,佛教徒占全國人口的1/3。
韓國人講究禮貌,待客熱情。見面時,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飲料或大麥茶招待客人,有時候還加上適量的糖和淡奶。這些茶點客人必須接受。
韓國人初次見面時,經(jīng)常交換名片。韓國很多人養(yǎng)成了通報姓氏習慣,并和“先生”等敬稱聯(lián)用。韓國一半以上居民姓金、李、樸。韓國人業(yè)務(wù)洽談,往往在旅館的咖啡室或附近類似的地方舉行。大多數(shù)辦公室都有一套會客用的舒適的家具,在建立密切的工作關(guān)系之前,舉止合乎禮儀是至關(guān)重要的。韓國人注重服飾,男子穿西服、系領(lǐng)帶。
如果邀請去韓國人家里做客,按習慣要帶一束鮮花或一份小禮物,用雙手奉上。不要當著贈送者的面把禮物打開。進到室內(nèi),要把鞋子脫掉留在門口。
韓國的農(nóng)歷節(jié)日和我國差不多,也有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
韓國人以米飯為主食,早餐也習慣吃米飯,不吃粥。還喜歡吃辣椒、泡菜,吃燒烤的時候要加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的調(diào)味品。湯是每餐必不可少的,有時候湯里放豬肉、牛肉、狗肉、雞肉燒煮,有時候也簡單地倒些醬油、加點豆芽。韓國人還對邊吃飯邊談話非常反感。
韓國人不輕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公共場所不大聲說笑。特別是女性在笑的時候還用手帕捂著嘴,防止出聲失禮。在韓國,婦女十分尊重男子,雙方見面的時候,女性總會先向男性行鞠躬禮、致意問候。男女同座的時候,往往也是男性在上座,女性在下座。
韓國人對“4”非常反感。許多樓房的編號嚴忌出現(xiàn)“4”字;醫(yī)院,軍隊絕不用“4”字編號。韓國人在喝茶或喝酒的時候,主人總是以1、3、5、7的數(shù)字單位來敬酒、敬茶、布菜,并忌諱力用雙數(shù)停杯罷盞。
7.新加坡
"新加坡總?cè)丝谌A人占76.9%。華裔多信奉佛教,馬來語為國語,英語,華語為官方語言。
新加坡人十分講究禮貌禮節(jié),服務(wù)質(zhì)量很高。新加坡華裔在禮儀方面和我國相似,而且還保留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比如兩人見面時,相互作揖。通常的見面禮節(jié)是鞠躬、握手。印度血統(tǒng)人仍保持印度的禮節(jié)和習俗,婦女額頭上點著檀香紅點。男人扎白色腰帶,見面時合十致意。馬來血統(tǒng)、巴基斯坦血統(tǒng)的人按伊斯蘭教的禮節(jié)行事。
華裔新加坡人信奉佛教,而且很虔誠。他們喜歡在室內(nèi)誦經(jīng),誦經(jīng)的時候不可以被打擾。
在新加坡隨地吐痰、扔棄物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8.泰國
泰國華裔泰人有300多萬,佛教為國教。
泰國人的待人接物,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朋友相見,雙手合十、互致問候。晚輩向長輩行禮時,雙手合十舉過前額,長輩也要合十回禮。年紀大或地位高的人還禮時,雙手不必高過前胸。行合十禮時。雙手舉得越高,表示尊重程度越高。泰國人也行跪拜禮,但要在特定場合,平民、貴官在拜見國王和國王近親的時候行跪拜禮。國王拜見高僧的時候要下跪。兒子出家為僧,父母也跪拜在地。把東西扔給別人是不禮貌行為。從坐著的人們面前走過時,要略微躬身,表示禮貌。
泰國人非常重視頭部,認為頭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觸摸泰國人的頭部,認為是極大的侮辱。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頭,認為小孩一定會生??;睡覺忌諱頭朝西,因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忌諱用紅筆簽名,因為人死后是用紅筆把姓氏寫在棺材上。腳被認為是低下的,忌把腳伸到別人跟前,也不能把東西踢給別人,不然都是失禮。忌諱用腳踢門,否則會受到人們指責。就坐時,最忌諱翹腿。把鞋底對著別人,被認為是把別人踩在腳底下,是一種侮辱性的舉止;婦女就坐時,雙腿要靠攏,否則會被認為沒有教養(yǎng)。當著泰國人的面,不要踩門檻,他們認為門檻下住著神靈。在泰國,男女仍然遵守授受不親的戒律,所以男女不能過于親近。喜歡紅色、黃色,忌諱褐色。
習慣用顏色表示星期。如紅色是星期日,紫紅色為星期六,淡藍色為星期五,橙色是星期四,綠色為星期三,粉紅色是星期二,黃色是星期一。
9.美國
美國80%以上是歐洲移民的后裔,華裔約100萬。5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他人信仰猶太教和東正教。
美國人一般性情開朗、樂于交際、不拘禮節(jié)。第一次見面不一定行握手禮,有時只是笑一笑,說一聲“Hi”或“Hello”就算有禮了。握手的時候習慣握得緊,眼要正視對方,微弓身,認為這樣才算是禮貌的舉止。一般同女人握手美國人都喜歡斯文。在告別的時候,也只是向大家揮揮手或者說聲“再見”、“明天見”。但如果別人向他們致禮,他們也用相應(yīng)的禮節(jié),比如握手、點頭、擁抱、行注目禮等。在美國如果有客人夜間來訪,主人穿著睡衣接待客人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當被邀請去老朋友家做客時,應(yīng)該預(yù)備小禮物;在朋友家做客時,打長途電話要經(jīng)過主人同意,離開的時候,要留下電話費。
在美國,如果要登門拜訪,必須先打電話約好;名片一般不送給別人,只是在雙方想保持聯(lián)系時才送;當著美國人的面想抽煙,必須問對方是否介意,不能隨心所欲。
一般樂于在自己家里宴請客人,而不習慣在餐館請客。不喜歡清蒸和紅燴菜肴。不喜歡過燙過熱的菜肴,喜歡少鹽味,味道忌咸,稍以偏甜為好。喜歡喝可口可樂、啤酒、冰水、礦泉水、威士忌、白蘭地等。不喜歡人在自己的餐碟里剩食物,認為這是不禮貌的。喜愛中國的蘇菜、川菜、粵菜。
昵愛白色,認為白色是純潔的象征;偏愛黃色,認為是和諧的象征;喜歡藍色和紅色,認為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他們喜歡白貓,認為白貓可以給人帶來運氣。
美國人對握手時目視其它地方很反感。認為這是傲慢和不禮貌的表示。忌諱向婦女贈送香水、衣物和化妝用品。美國婦女因有化妝的習慣,所以他們不歡迎服務(wù)人員送香巾擦臉。
在美國千萬不要把黑人稱作“Negro”,最好用“Black”一詞,黑人對這個稱呼會坦然接受。因為Negro主要是指從非洲販賣到美國為奴的黑人。跟白人交談如此,跟黑人交談更要如此。否則,黑人會感到彌對他的蔑視。
忌諱別人沖他伸舌頭。認為這種舉止是污辱人的動作。他們討厭蝙蝠,認為它是吸血鬼和兇神的象征。忌諱數(shù)字“13”、“星期五”等日。忌諱問個人收入和財產(chǎn)情況,忌諱問婦女婚否、年齡以及服飾價格等私事。忌諱黑色。認為黑色是肅穆的象征,是喪葬用的色彩。特別忌諱贈禮帶有你公司標志的便宜禮物。因為這有義務(wù)做廣告的嫌疑。
前輩如是說:由于我做外貿(mào)的時間還不長,接觸的也不是很多,所以也舉不出多少例子來。希望大家也多點把自己的經(jīng)歷寫出來,一齊互相交流和學習,發(fā)現(xiàn)做外貿(mào)更多的魅力所在。
我贊同,希望大家都來曬曬自己的外貿(mào)經(jīng)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