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范仲淹
關于鱸魚的傳說很多,范仲淹這首詩猶為引得人們對鱸魚的向往。
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卒于1052年,字希文,江蘇蘇州吳縣人,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文學家。他的散文《岳陽樓記》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至今為人們傳頌。
元代詩人張庸在《秋水系舟圖》題畫詩中也曾說到鱸魚:
“小姑山到彭郎磯,老樹含風黃葉飛。
何人泊舟秋色里,釣得鱸魚三尺肥?!?
鱸魚的形狀蘇東坡在赤壁賦中有過描述,他說在江上乘月泛舟,“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若松江之鱸”。
蘇東坡贊鱸魚詩《攜白酒鱸魚過詹文君》:
“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醉飽高眠真事業(yè)此生有味在三余”
鱸魚為甚么經(jīng)常引起詩人的興趣,跟它生活的環(huán)境很有關系。它一般生活在天氣和暖,水草豐茂的森林湖泊之中,鶯飛草長的五月,正是鱸魚活躍之時。特別是日出日落之際,景色靜得象一首詩,赤腳駕一小舟,將魚鉤輕輕投出,忽然潑落落一聲,一條肥碩的大鱸魚在水面露出它烏色的脊梁,一瞬之間真讓人覺出無限生趣。
鱸魚是生活在近海里的一種魚類,有時候也游到淡水區(qū)域里來覓食,它們常在早春時節(jié)在咸淡水交界的河口地段產(chǎn)卵。鱸魚生長較快,且個體肥大,常被黃浦江一帶的上海漁民們捕來當美食。
上海松江縣是一座有名歷史古城,此地的松江鱸魚個大肥美,肉嫩味鮮。明代有名的松江鱸魚與太湖銀魚、黃河鯉魚、長江鰣魚同為我國四大名魚,名揚天下。松江野秀橋飯店曾一度以四腮鱸魚等名揚四方?,F(xiàn)在到上海來旅游的人們,到處都可以品嘗到清蒸鱸魚、紅燒鱸魚、清燉鱸魚湯、鱸魚羹、鱸魚肉丸等佳肴美味,此菜可稱是海魚菜中的一絕。而松江鱸魚的兩頰肉和魚肝味更鮮美。
“西風吹上四鰓鱸,雷松酥膩千絲縷”。南宋詩人范成大筆下的四鰓鱸就是產(chǎn)自黃浦江支流松江里的鱸魚。松江鱸魚雖小,產(chǎn)量又不多,但名聲頗大,這主要是因為此魚肉質細肥嫩,潔白如雪,沒有細毛刺,滋味鮮美絕倫。千多年來,有許多文人騷客頌揚過它。據(jù)說在西晉時,有個叫張翰的人,原籍江蘇松江人,在洛陽為官,那年秋天,西風乍起,寒潮將臨,他想起家鄉(xiāng)四鰓鱸魚和莼菜正是肥美之時,思鄉(xiāng)之心油然而生,終于托辭棄官還鄉(xiāng),這就是歷代傳為美談的“莼鱸之思”的典故。
隋煬帝下江南,品嘗松江鱸魚后贊美說:“金齏玉膾,東南佳味也?!?
據(jù)傳,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淞江吃了鱸魚羹贊不絕口,下詔書令淞江知府年年進貢,從此淞江鱸針更是聞名天下,有詩為證:
“芽姜紫醋炙鱸魚,雪碗擎來二尺余,
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莼鱸。”
明清時,西風一起,京城派官到松江收購鱸魚。四鰓鱸魚名譽天下,千古有不少傳說。如《三國演義》中有一章寫“左慈戲曹操”的有趣文字,說的是曹操設宴,嘆息宴席上缺少“鱸魚羹”。左慈說:“這不難,我可以從廳前水池里釣出鱸魚來。”曹操聽了說:“我池內原有鱸魚,不足為奇?!弊蟠日f:“我釣的是松江四鰓鱸魚,不同他處鱸魚。”于是拋下魚鉤,隨手釣出10余條,請大家觀看,果見鱸魚有四鰓,相互稱奇。烹后上席,鮮美無比。四鰓鱸魚喜歡在水清、流急、底硬的河港水道落戶。清朝乾隆皇帝兩次下江南,都特地趕到松江府吃四鰓鱸,予以極高評價,并指令年年供奉鱸魚。
其實所謂四鰓鱸魚,仍是兩鰓。但因為這種魚兩鰓前后各有一道凹痕,其形與色如同鰓孔,在鰓蓋上又有條橙紅色的條紋,看起來極似四片外露的鰓葉。因此,古時人們認為松江鱸魚有四鰓,《續(xù)韻府》中記載:“天下之鱸皆二鰓,惟松江鱸四鰓。所以松江鱸魚也稱四鰓鱸?!逼鋵崳山|魚與常魚一樣,也只有兩只鰓。松江鱸魚壽命只不過一年,冬末春初,大魚到??诋a(chǎn)卵以后,隨即死去,幼魚孵出,在春夏之交紛紛上溯到黃浦江各支流,秋天長成。金秋季節(jié),一群群四鰓鱸游至松江秀野橋下,這時正是捕撈鱸魚的黃金季節(jié)。
據(jù)《松江府志》記載,它原先生長在縣城西的長橋一帶。由于河道年久失修,逐漸淤塞,鱸魚便遷往西首秀野橋下。后秀野橋拆除,鱸魚逐漸減少,如今已遷移到西北泖河一帶了。松江鱸魚有特殊習性,若盛清水里,一至二天便死去,若放在礱糠里,可以活6-7天。
鱸魚分大嘴小嘴兩種。釣鱸魚的方法很多,有船釣岸釣,活釣死釣,假釣真釣之分?;钺炛赣没铕D。最佳的活餌是小青蛙,這種釣法得用六號鉤八磅線,將鉤穿過青蛙的下唇,不必放任何鉛墜,投到水中之后,青蛙將手舞足蹈,凡是鱸魚,見到?jīng)]有不生氣的。即怒吞上鉤。用蚯蚓釣鱸魚,絕對不能安鉛墜。因為蚯蚓的下沉速度就過快,鱸魚警覺而不咬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