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阿里巴巴,等外貿論壇上有外貿業(yè)務員問我:
“為什么我發(fā)了幾千封開發(fā)信,沒有一個人回復我?”
“為什么我給買家報過價之后,買家就不在答復我了?”
“為什么客戶說讓我寄了樣品,后來就一直沒有消息呢?”
.......
面對這些疑問,其實并不難解決,我們可以通過“電話行銷”的方式去快速的去尋找答案和開發(fā)海外買家。
Telemarketing--電話行銷:即使是在歐美發(fā)達國家,目前也是一種被廣泛運用的銷售方式,看過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當幸福來敲門》就知道了。電話行銷并沒有因為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而被淘汰掉(就像網絡的普及沒有消滅電視,沒有消滅平面媒體一樣)。電話行銷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如何在幾秒鐘內吸引到電話那頭的聽眾的注意,如何把客戶的注意力轉化成興趣,需求,成交,都是非常有講究的。是一個電話行銷人員通過大量的訓練和實戰(zhàn)后才能慢慢摸索總結出來的。
打電話是聯(lián)系客戶是最好,也是最直接,最快速的了解客戶需求的方式。一個潛在的國外買家不管是否能成交,幾通電話之后就能揣摩的八九不離十。能成交最好,暫時不能成交也可以果斷放棄,去找新的買家,比起不斷EMAIL來回,或者人家不搭理你了,還在百般猜測買家為什么不搭理你了,給自己編織很多理由快速的多,大大節(jié)約外貿銷售人員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
但之所以很多人不用,絕大部分人是不敢用,大家受一些習慣性的思維影響,覺得做外貿就是發(fā)郵件,就是通過B2B平臺等詢盤…… 同時,更多的害怕自己的英文表達不夠流利、怕自己說的老外聽不明白、人家說的自己聽不懂、怕在電話里被人拒絕……等等。坦白的說,一切的原因,根源都在與“害怕”,在于“不自信”!
如果真想做Telemarketing,那么一下這些問題是必須考慮到的:
1.預算國際電話開支,以便計算電話營銷成本。
2.列一個問題表,明確你要問的問題和可能得到的答案。
3.有很明確的談話主題。
4.利用國外是講究員工等級差別的制度,讓對方重視你的來電。
5.告知對方你打電話的目的,比如采購產品,投資等等。
6.要多進行電話預約,給對方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接你電話,比不速之客更容易讓人接受。
7.注意應用電話營銷的提問法。
8.打國外電話的時候的名稱問題,不同地區(qū),你換不同的名字,把名字本土化。
9.用心認真聽對方講什么
做到這些電話找客戶就不是個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