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網絡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互聯(lián)網已經從早期的局部資源共享平臺發(fā)展到今天覆蓋全球的數據傳輸通信網絡。
這使得互聯(lián)網在社會基礎設施中越來越重要,但其缺陷也越發(fā)明顯,例如結構和功能日趨復雜、管控能力日趨減弱等。
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亟需網絡架構方面的創(chuàng)新,openflow技術概念最早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的NickMcKeown教授提出,是斯坦福大學CleanSlate計劃資助的一個開發(fā)式協(xié)議標準,其后成為GENI計劃的子項目。Openflow將控制功能從網絡設備中分離出來,在網絡設備上維護流表(flowtable)結構,數據分組按照流表進行轉發(fā),而流表的生成、維護、配置則由中央控制器進行管理。Openflow的流表結構將網絡處理層次扁平化,使得網絡數據的處理滿足精細處理要求。
你需要多少個SDN控制器?問的好,為此我們需要仔細考慮一些事情。軟件定義網絡控制器旨在解放流控制管理,意味著它能夠用于讓政策控制變得更為自動化。雖然不是每個SDN能勝任的設備(節(jié)點)都需要一個控制器,不過通過使用SDN控制器企業(yè)網絡將在綜合治理和可視性方面表現(xiàn)更好。
最佳實踐是至少預留出一個多余的控制器,同時準備一個額外的備份控制器。就像你的企業(yè)網絡中的其他控制器一樣,無線、聲音或是別的什么,備份可以說是一種常識。
探討用多少SDN控制器合適這個話題,這得就不同的供應商產品來看。思科建議使用三個應用政策基礎設施控制器(APIC)在一個集群中互相通信,以實施政策控制和網絡管理。思科APIC能夠控制一百萬臺設備上的東西。
對于部署了NSX的企業(yè)來說,VMware建議使用奇數的SDN控制器。當然,企業(yè)不太可能只需要一個控制器,所以至少就需要部署三個。
海外回國專線能夠提供全球性的專線網絡覆蓋,同時提供全球性的IT資源,并具備海外業(yè)務快速實施與交付的能力,徹底解決移動出海業(yè)務中跨境網絡體驗、網絡覆蓋與運維管理等問題。
似乎“3”是個很有魔力的數字,開源控制器OpenDaylight和ONOS也建議用三個。這是因為在控制平臺上有大量處理在進行,兩三個數據集的維護產生的重疊和制造的矛盾需要解決。通常就算與控制器的連接斷了網絡也會繼續(xù)工作,因為數據平臺是分離的,但是在控制器重新連上之前你的網絡就無法保持可視性和政策控制了。冗余,可以解決這類煩惱。